院方供图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知道怎么自救吗?大家分辨的出哪些蛇有毒?哪些无毒?
今天和大家聊聊,蛇咬伤以后我们该如何处理。
第一步:判断蛇有毒无毒
从蛇的形态上判断,毒蛇一般头大颈细,头呈现三角形,蛇身粗短,体表花纹明显,而无毒蛇一般头呈钝圆形,颈不细,尾部细长,体表花纹不明显。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5种毒蛇:
银环蛇
头比甄大,呈椭圆形,蛇体有黑白相间的横纹带,但腹侧中断,背脊微隆起,尾末端尖细,全长约60—120crn,属前沟牙毒蛇。栖于平原及山脚多水之处,常在晚上活动。
蝮蛇
别名土公蛇、土虺蛇,头呈三角形,吻端圆,背面为灰褐或深褐色,腹面灰白,头背有一深色的“八”形斑,尾圆而钝,全长约40—60crn,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田野,溪沟边或杂草中,多在早,晚活动。
眼镜蛇
别名膨颈蛇、吹风蛇,头部椭圆形如匙状,背面棕褐色或黑褐色,颈部背面有白色圈纹,状如眼镜。属前沟牙毒蛇,全长约100—200cm,栖于乎原、丘陵的灌木丛中等,白天活动。眼镜蛇有一突出的活动方式,当它受到激惹时,体前段1/4至1/3竖起,略向后仰,头平直向前,随竖起的躯干前部摆动,发出“呼呼”声,有时毒液可喷射达1—2m远,如果喷出的毒液射人眼内或体表破损处,也会引起中毒,应加注意。
五步蛇
别名尖吻蝮蛇、蕲蛇、白花蛇,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一翘起的吻突,头背棕黑,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为主或稍带绿色,背面有20个左右规则的大方斑,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地森林、溪间、岩石下或杂草中。阴雨天,早晨及傍晚时活动。有扑火性,见到火光时主动进攻。
竹叶青蛇
别名青竹蛇、红眼青蜒,头呈三角形,眼睛外突,瞳孔色红,颈细,全身鲜绿色,尾尖焦红色,全长约70—90crn,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林、菜地中。常在早晨及晚间活动。
从被咬的伤口判断,毒蛇咬人后一般在除了留下均匀而细小的牙痕外,还有一个以上(一般为两个)大而深的毒牙牙痕(如下图):
无毒蛇咬人后则无毒牙牙痕(如下图):
从中毒症状判断,毒蛇一般会导致红、肿、出血、瘀斑、水泡(如下图):
并且伴随着剧烈疼的痛感!
颈部淋巴结还会肿大,一触就痛!
第二步:采取措施
速度判断出蛇有无毒后,就要采取措施了,被无毒蛇咬伤后,及时清水冲洗,到附近医院消毒,清理伤口即可;
毒蛇咬伤后:
1、保持镇静,坐下或躺下,用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
在被毒蛇咬伤后,立即用布条类、手巾或绷带等物,在伤肢近侧5-10公分处或在伤指(趾)根部予以绑扎,以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从而达到暂时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在送医途中应每隔20分钟松绑一次,每次1-2分钟,以防止肢瘀血及组织坏死。
2、用水反复冲洗伤口,就近就医,急诊处理。
3、到了医院后,要伤口切开扩创后,抗蛇毒血清注射(需要专业医术人员操作)。
提 醒
蝮蛇是上海地区各区县广泛分布的一种毒蛇,以南汇、奉贤数量最多。
这种蛇一般在田野边的草丛里活动,每年的4到10月是蝮蛇咬伤的高发期。在这里,小编提醒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人迹罕至的草丛、密林等。另外,走进草丛前要穿上长裤和胶鞋,扎紧裤口。如见到毒蛇要保持镇定,不要突然移动或奔跑,应缓慢绕行或退后,千万不要逗引,以免被蛇攻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