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的边后卫困境:战术拦路虎?

时光倒流几十年,绝无人预见到德国队会陷入边后卫枯竭的囧境。在古老年代,布莱特纳熠熠生辉,金球奖级别的边后卫;眼见当下,拉姆仍旧倾力而为,迈向左右开弓的典范,其巅峰时刻被誉为“谁是世界最佳左后卫,取决于拉姆站哪边。”

上届欧洲杯时,历经漫长的高级别边后卫空白期,德国内部对本土边后卫充满怀疑,然而他们渐次呈现出一位巅峰状态的戈森斯,在列阵式攻势中战胜了葡萄牙。

但本轮欧洲杯中,德国队的边后卫传承似乎踪迹罕现。仅看大名单中的26人,边后卫的轮换包括基米希、劳姆、亨里希斯和米特尔施塔特——若计算其他位置的替补,多特蒙德的铁卫施洛特贝克可胜任左后卫位置,斯图加特中卫安东则可转战右后卫,哈弗茨或许能演绎“伟大的左后卫”,在三中卫体系下,萨内也可能在边翼卫位置试水。

就比赛表现而言,纳格尔斯曼对球队的边后卫颇感不满。目前,德国队已构建起较为稳定的体制,在克罗斯回归之后,连续打败荷兰和法国。然而,在这两场热身赛中,德国队并未尽善尽美,对阵希腊,边后卫成为纳格尔斯曼调整的关键,首发的米特尔施塔特和基米希相继被换下,直至下半场,德国队通过战术变动扭转了局势。

展开全文

然而,将所有责任归咎于德国队的边后卫显然不尽公平。尽管偏向于坚守反击,自克罗斯回归以来,德国队依然赖手艺流球员,维尔茨和穆夏拉在双前腰位置内收,哈弗茨则在场上灵巧移位,为二人拓展空间。

然而,在这一战术框架下,由于中场区域过度拥挤,德国队边路只能仰仗外线撑持。边卫们天生缺少进攻天赋,在比赛压力下,他们需与一群老将并肩奔跑,希望凭个人天赋单挑对手,失球后又得快速回援,因此饱受疲劳之苦。

为削减边后卫的消耗,最直接的方式即为提升前锋球员的个人进攻能力,这些突破点可侧向站位,不需边后卫作拉开空间工作,借助个体实力,边后卫无需提升自身威胁性,只须做好接应支援的角色——遗憾的是,德国队缺乏突破点,由于逆足问题及状态不稳定,萨内只能在板凳待命,阿德耶米直接未入选名单。

随着现代足球的变革,边后卫有机会运用各自所长,扮演边锋、内收成半场球员,或填补中卫位置。

遗憾的是,德国对边后卫的认知仍滞留于旧版,这非教练一蹴而就之事,球员的技术特性大多受青训教练的调教影响,哪怕再设立几所魏斯魏勒学院,边后卫同质化困境亦非朝夕可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篮球世界杯_世界杯亚洲区名额 - cdbn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