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实验鼠是雄性的,为何做实验也搞“性别歧视”

在斯普利策的实验室,低睾酮表现出与记忆力差有关。提高睾酮水平,小鼠就会在迷宫中“游刃有余”。但如果睾酮水平过高,它们的表现同样会变差。

许多科学家还认为,女性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导致其行为表现比男性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行为神经内分泌学家欧文·祖克(Irving Zucker)认为这个假设是错的。他和同事们研究了雄性和雌性老鼠在体温和运动上的差异,并在 2017 年的《性别差异生物学》(Biology of Sex Differences)上发表了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显示,当你把雄性和雌性放在一起比较时,雄性在一天中的变化更大,而雌性则在长期中的变化更大。两性都是变化的,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时间尺度。

把雌性排除会影响实验结论

雄性和雌性的激素都会发生激增。但两性之间也有一些行为差异与激素变化无关。尚斯基的实验室使用了一种名为“恐惧条件反射”(fear conditioning)的经典测试。在该测试中,动物们被置于存在某种音调或光线的环境中,接着对其足部进行一种疼痛但无害的电击。再给老鼠看一遍那种色调或光线,它们就会僵住,为电击的来临而绷紧身体。

在第一次电击后,重新被置于测试环境时,雌鼠会像雄鼠一样僵住。但尚斯基发现,如果持续电击下去,一些雌鼠会开始在笼子里乱窜。这并非说明那些乱窜的雌鼠没有领会到这些音调或光线是将要电击的暗示。尚斯基认为,这些雌鼠知晓这一点,但她们发现“坐以待毙”不起作用,于是换了一种方法来避免电击。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激素周期与这种特殊的反应无关,这是性别导致的行为差异,而不是由激素引起的。

图丨在第一次电击后,会“乱窜”的个体(darters)在性别上有很大差别(来源:eLife)

尚斯基的实验室发表于 2015 年生命科学期刊 eLife 上的论文描述了这些发现。他说,研究不应该把雄性动物当做“基准”,把雌性动物视作“偏差”。她说,这些不同的行为仅仅意味着两性都有信息要告诉我们。

如果只对雄性啮齿动物进行集中研究,科学家们可能会错过发现雌性动物的重要行为和生理特征,而这可能会影响科学家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举措。尚斯基指出,在与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相关的研究中尤其如此。女性被诊断出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数是男性的2倍。

美国正试图缩小啮齿动物的性别差异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已尝试将更多雌性啮齿动物带入实验室。2016 年的一项政策要求,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科学家在研究中须同时使用雄性和雌性,或者给出为何不使用的合理解释。

不过,这并不是仅仅增加雌性啮齿动物的数量那样简单。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神经药理学家迈克·塔夫(Mike Taffe)自 2016 年以来一直将雌性动物纳入他的实验范围中。但是他说,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从广义上讲,我们应该这样做。如果性别差异是你的首要研究目标,那当然是值得的。但如果这不是你的主要目标呢,是否值得?

塔夫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他并没有把雄性和雌性混为一谈,并假设两者没有区别。但如果你发现了性别之间的差异,研究人员必须进一步探究,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这意味着更多的动物实验,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时间。最终虽然会得到更多的信息,但它会不可避免地拖缓实验进展。

NIH 此举可能会让更多的科学家将雌性啮齿动物纳入研究,但改变将是渐进的。塔夫说,就像科学上的大多数事情一样,要把这艘船驶向一个新的方向需要很长时间。

参考: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01430/pdf/13293_2016_Article_125.pdf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3/82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59970/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how-science-has-fed-stereotypes-about-women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sex-differences-bias-male-female-lab-animals?tgt=nr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1135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篮球世界杯_世界杯亚洲区名额 - cdbn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