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应策略

秦都区沣西中学张军凯

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及其有效性,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增强体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存在问题: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偏差:1.形式单调,多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2.教学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互动和行为互动,因而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3.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即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4.互动作用失衡,多“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多边型互动。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实验教学、点燃化学课堂、激发学生思考和兴趣。九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期,精力充沛。他们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多做一些小实验,并尽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演示,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好奇,牢牢抓住他们的心。这是实现良好互动的前提。

2、质疑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验中若能结合恰到好处的问题提出,多问一个为什么?不但能解决少数学生做实验只是看热闹的想法,更能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能使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和兴趣持久存在。这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基础。

如在中考复习阶段,尤其是第一阶段的单元复习模块,很多教师会感到复习课难上。按部就班的章节知识讲授,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厌烦情绪浓,无新鲜感,复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应拘泥于将琐碎的知识点像放电影一样重现一遍。而应注重归纳总结,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层次化。并注重前后知识横向联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再如: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初中教材中学过的常见物质有哪些?单质有哪些?化合物有哪些?(写出常见元素后考虑以上问题)。按章节思考重点实验有哪几个?(回顾每一章题目后回答)。进而说出重点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原理、涉及的方程式等等。化学方程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识记方程式呢?教师可以列出几种常见物质如:h2、o2、co2、h2o、fe、hcl等,让学生写出它们分别作为反应物、生成物的方程式。还可以让学生把重点常见物质从构成、性质、制取、用途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诸如此类,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默写,然后小组对照讨论,最后分组展示等。进行评比,看哪组、哪个人写得又快又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既避免了课堂的枯燥,又非常好地巩固了知识,强化了知识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层次化。把琐碎的知识点用不同的主线串联了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需要老师先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质疑和思考。从而构建起化学的“高楼大厦”。

[责任编辑:yfs001]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篮球世界杯_世界杯亚洲区名额 - cdbn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