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500亿卖楼“求生”

可以说,此次出售对于万达来说,也是一次“割肉”,留给王健林的筹码,只剩也只有这部分资产了。

02

债务与环境的双重打压

中国的房地产仍在阵痛中前行,对于万达来说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万达商管的流动负债达131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6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能覆盖利息支出的1.3倍。同时万达商管更有30余家子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

这些数字的背后,仍然是2017年那场豪赌留着的恶果。彼时,万达为应对监管风暴,与腾讯、苏宁等机构签订对赌协议,承诺2023年前完成上市,否则需以12%的年息回购380亿元投资。但是随着万达商管IPO的连续受挫,这笔“未来债”,最终在2025年成为其实质性的偿付压力。

当然对于万达来说,几百亿的债务并不能将其置于死地。但是,叠加商业地产行情的不断下探,这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购物中心空置率,已攀升至18.7%,平均租金收益率跌破5%。以万达自身经营数据来看,其北京石景山万达广场客流量三年下降27%,中原万达广场餐饮业态更替率高达45%。这种颓势也直接导致了万达商管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11.55%的财报反馈。要知道,这净利润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出售资产,其长期经营困境不言而喻。

这样的背景下,万达或者说是王健林力推的“轻资产转型”,几乎成为其唯一的选择。

根据万达的规划,该战略要求到2027年,将万达自持物业比例降低至20%以下,通过输出品牌管理获取收益。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体如华润万象生活等竞争对手加入轻资产赛道,万达轻资产项目想要获得较高的管理费用,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实际。尤其是此次500亿交易太盟投资方年化回报率预计在6%-8%,还有传言万达将承担未来10年不低于5%的租金担保条款。这自然让人开始质疑,此次出售究竟是传略转型,还是饮鸩止渴。

03

泥泞的轻资产之路

那么对于万达,或者说中国的商业地产来说,未来的路到底会走向何方?

至少从万达来看,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在出售资产的同时,万达与腾讯就将深化数字化转型合作。这也被外界解读为通过AI客流分析大幅提升促销活动转化率,不过该项目目前并未成为万达主要推进的转型方向,其最终效果还不得而知。

此外,借助此前万达的成功经验,万达的商业项目正在不断增加诸如电竞等体验业态的占比,并以此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不过在执行中,万达同样遭遇重重阻力,传统零售与体验业态的冲突直接暴露出万达的内容运营商的短板,也为其生态重构增加了难度。

最关键的,依旧在其心心念的资本运作。

万达商管的IPO,几乎被视为解决各类的问题的终极方案,但是无论是推进速度还是万达商管自身业绩,依旧不尽如人意。

2024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的净利润仅97.8亿元,受退市传闻及现金流压力影响,市盈率也从2021年高点的160倍,跌至如今的5倍左右。而华润万象生活的市盈率则在20倍左右,已经反映出市场对于万达商管未来潜力的摇头。

作为中国商业地产的标杆,无论是断臂求生还是断臂转型,对于万达来说,其本质是从“空间租赁”向“价值创造”的革命。可以说如果万达转型成功,将成为未来中国商业地产的转型的范本,而一旦失败,则可能沦为资本棋局中的“牛马”。

这不是商业模式的迭代,而是关乎生死的革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篮球世界杯_世界杯亚洲区名额 - cdbn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