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9下半年:Mate30手机电影计划 +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新影像·手机影片竞赛。产出影片 《巴丹吉林》、《你的样子》、《泳往春天》、《长腿盒子》。以及《我和我的祖国》部分画面。
l 2020上半年:P40超感知影像。产出广告片 《影像因感性而感动》,《有惊无险》,并有22部大众拍摄的手机电影入围手机影片竞赛。
l 2020下半年:Mate40 第33届中国金鸡奖 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
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去推出这么多影片呢,单纯只是为了给新产品打广告吗?这只是第一层,随着华为的对这一IP的不断铺垫和丰满, “华为影业”早已走到第三层。
第一层:打广告
说是打广告,但华为的每一次出品,也不都是一支单纯的广告片,而是把华为新产品的性能、服务、以及企业精神融入了影片中。
《悟空》中,导演对P30可谓是“摧残备至”,不仅不像其他手机厂商一样外接昂贵的镜头,还直接把手机扔进水里拍摄水下画面,或超近距离拍摄火焰,说是水深火热毫不为过。
在画面呈现上,无论是微距、长焦、还是广角,用华为P30拍摄的《未来影像》都丝毫不逊于电影质感。导演彭宥纶说: “最有印象的一次是,在蜂箱中拍摄蜜蜂时,长达三个小时,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举着华为的手机,却与蜜蜂互不打扰,灯光流动之下,仿佛在蜂巢里看到了一个能量的宇宙。”
如果说前沿技术支撑起了“华为影业”的骨架,那微电影中蕴藏的华为精神,则作为血肉让整个IP都变得丰盈立体。
P30时期华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所以微电影里总透着股华为不服输的顽劲, 《悟空》里打破顽冥,再开鸿蒙;《大象》里突破桎梏,莫言大象;《法兹》里对世界宣布,这是我们的时代。
到了Mate30时期,华为收敛锋芒,开始以 “有温度的科技”的口吻,进沙漠、下泳池、入乡村,在把手机的能力和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同时,还把真实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长腿盒子》里跨时空对话,让初心为梦想加油;《你的样子》里追寻父亲痕迹,感念记录的意义等等……
无论是细微之处的影像,还是迂回多线的剧情,一部完整的微电影的拍摄,一部华为手机就足够。机器作为人类的延伸,成为了突破了艺术创作的基础, “华为影业”的硬件基石和传播原点,正是华为手机的影像功能。
第二层:做IP
既然说是做营销,那么“内容为王”依旧是这个领域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果最开始提“华为影业”,是借助了“华为”这一自带品牌效应的标签,借势打响这一IP。那华为之后不断推出的高质量影像作品,已经成功的让“华为影业”成为了一个偏独立的概念, 不再是“华为”的附庸,而是作为一块勋章,让大众能够自然而然地在“影像”和“华为手机”搭建联系,从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塑造华为手机具备强大影像能力这一认知。
《悟空》是19年四面楚歌的华为第一次强力发声,一句 “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顽冥须悟空”刷爆朋友圈,短片将一个国人从小到大都耳熟能详的人物,与品牌之间进行嫁接,借助“大圣”桀骜不驯,打破桎梏的形象,告诉人们, 华为的态度,就是不认输,不认怂,这是“华为影业”的第一次破圈。
这之后华为也开始了诸多尝试,由2500多张静态照片制作的定格动画《大象》,与张大磊导演合作拍摄的首部黑白短片《法兹》,乘着《乐队的夏天》热度而大火,都凭借着优秀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成为了广告届,甚至是社会的热点话题。
到了Mate30时期,华为出品对质量的把控更是游刃有余,熟练的抓住了将产品、品牌、内容等要素结合的关键点。近期与张大鹏导演再度合作的《有惊无险》,让这只“兔”假“华”威的兔子再一次跳出了圈层, “华为影业”这个关键词,俨然成为破圈密码…………
第三层:新影像
也许是通过一支支爆款微电影,华为看到了手机电影这一新影像的前景,亦或者说,这就是华为早已经规划好的道路。通过手机这一便携设备,让包括摄影和电影在内的影像艺术,能够深入到大众群体中,让更多人参与到影像创作的探索队伍中。
2019年,华为就与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展开了合作,与华语电影顶级电影IP一起开启 “新影像·手机影片竞赛”,邀请著名剪辑师杨幸媛、剪辑师杨红雨、演员祖峰等专业电影人组成评委会,从海量作品中评选出22部题材各异的手机电影作品。
今年11月25日~28日在厦门举办的第33届金鸡奖中,华为主导的 “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从手机电影看电影产业新生力论坛暨首届新影像·手机影片竞赛表彰仪式”也将在11月27日举办,于当日公布22部入围作品中的8部获奖作品,并开启新一届的手机电影赛事—— 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邀请更多人参与到手机电影的创作中。
同日,作为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论坛单元的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 从手机电影看电影产业新生力论坛也将举办,论坛邀请了知名导演徐峥、华语电影圈专业电影人田羽生(导演、编剧,代表作《人在囧途》、《前任》)、杜杰(代表作品《疯狂的石头》、《唐人街探案》)、李昌竹(华为手机副总裁)等,一起从技术手段、行业意义、大众基础等角度,讨论手机电影行业的未来。
关于手机电影,大佬们给出了自己专业的见解。其中狂人最为认同的,是杜杰导演所提出的亲民性, “手机有它的特点,最重要就是亲民性,随时可以拿出来,随时可以去拍,没有侵犯性,所有人都可以做”。这就是手机影像最大的魅力所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可,所有人都可以拿出手机,把瞬间发声的故事记录成永恒,也许这个赛道现在还鲜有足迹,但就像是评委会主席徐峥所说的一样: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量让它多元化,不要限制它的生长,让他能够呈现出来,我们只做赛制上小小的规则,在有限的条件下,看你能做成什么样子,你做得越超出我们想象,你越是有创新,我觉得越好。”
写在最后
“华为影业”,已经从一个梗,变成了一个IP,在将来甚至会变成一个产业。在影像领域与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专业的导演、演员合作,华为看中的不仅是国内权威电影IP和专业人士的认可,更是抱着一种共同探索电影艺术新可能的目标而来。
手机电影,虽然不可能取代传统电影,但其作为电影的一种延伸形式,已然成为了未来电影的新可能。如华为这样的设备提供商,让高性能的手机,成为了更多人的标配,技术支撑下,拍摄电影所需要的设备门槛相应的降低了,这就让手机电影拥有了更广泛的大众基础。通过海量作品的自我迭代,手机影像这一领域,将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审美和技术标准,成为大创作时代下的“电影新物种”,而华为作为这一领域发起人,通过“华为影业”这一新形式,走出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营销之路的同时,也 为专业电影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